“哦?那想必是铲除泽州王家前后的事吧?”李岩追问道。
“正是,据我所知,当时购进了几百石的红薯种,全部用于泽州的种植。”李真说道。
“那今年的收成如何?”李岩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真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这红薯的产量堪称惊人,竟是种谷的二十倍之多,亩产高达二十石呢!(此为史书记载)”
李岩心中快速盘算着,口中说道:“如此说来,那岂不是接近八千石?”
“此番共收获 8632 石,约百万斤的红薯。原本计划明年在潞安、沁州等地大量种植,所以已按照这三地的种植量,留出了来年的种薯。
如今尚有剩余,便让百姓自行贩卖了。”李真详细地解释道。
李岩一听,连忙说道:“不够,这远远不够。光这三地的种量哪够?还需增加三府之地的计划种量。”
李真闻言,不禁大吃一惊,但随即又释然了。
毕竟旅帅已在河南拿下两府之地,第三府汝宁府想必也指日可待,如此看来,增加红薯种量倒也在情理之中。
“谨遵副旅帅吩咐。只是这已发放给种植百姓的红薯,若要增加种量,便只能出钱赎回了,这……”李真面露难色地说道。
李岩目光坚定地说道:“此事关乎黎民生计,你尽快着手安排,务必确保种薯的充足供应,银钱的事,我们到时候再一起想办法解决!”
说罢,李岩抬头望向远方,心中已在思索着这红薯种植推广后的种种前景,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决心。
李岩一行人行至泽州州衙附近,眼前这栋屋舍,正是他与夫人昔日的居所。
泽州的一众官员将领,一路护送他们至此,待恭敬地将李岩夫妇俩送到门口后,便识趣地告辞离去。
刹那间,四下里便只剩下李岩夫妇和负责护卫安全的亲卫。
他们踏入这曾经的居所,每一寸空气似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那种仿若岁月从未流逝、他们从未离开的感觉。
夜幕降临,华灯初绽,李岩应徐同道和李真之邀,朝着那久负盛名的醉仙楼走去。
一路上,灯火摇曳,行人往来,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