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破晓,衙役们就来到了桃源村。
沈理正带着沈宇、沈轩、沈砚、柳恒、沈旭与衙役会合。
主事大人安排得细致,为他们准备了马匹和干粮,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各个村子。
两个衙役和一个沈家人,一起前往一个村子。
到了村里,沈宇他们便依据沈婉兮传授的方法,先仔细感知水元素的分布,寻找土壤湿润之处,以此确定打井的最佳位置。
表面上也要装作很懂的样子,不能直接说出水元素的分布。
一边寻找合适地点,一边耐心地给村民讲解其中的原理和技巧。
“大家看,像这种植被还有绿色的地方,就很有可能打出水来。咱们打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沈轩认真地比划着,向村民传授打井的要点。
沈砚也不闲着,他运用土灵根的感知能力,为大家确定着方位,“这儿的土摸着就比别处湿润,从这儿往下打,把握更大。”
……
在他们的指导下,各村陆续开始挖掘深井。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口口深井陆续打出了水,干涸的农田得到了灌溉,村民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
经过数日的奔波,他们几乎走遍了全县受旱灾影响的所有村庄。
看着每一个村庄都因新打的深井而焕发出新的生机,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笑容,沈宇、沈轩和沈砚感到无比欣慰。
在成功帮助各村解决水源问题后,沈宇、沈轩、沈砚、沈旭、柳恒踏上归程。
一路上,几人虽疲惫不堪,却满心都是成就感。
回到桃源村,村民们夹道欢迎,大家纷纷夸赞他们为村子争了光。
沈婉兮站在人群前,眼中满是欣慰:“你们做得很好,帮助了那么多受旱灾困扰的村子。”
默默在心里加了一句‘也是能很好的锻炼你们感知元素。’
当晚,沈家人围坐在一起,听三人讲述在外的经历。
沈砚兴奋地比划着:“婉兮,你不知道,当井出水时,村民们那高兴劲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