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深入

看着面前一马平川的草场,王望瑾感到有些不可置信,实在是太过荒芜。

要不是古代没有除草剂,他都要怀疑这些家伙是不是做了什么生化实验,才将这里霍霍成这个样子。

随着众人来到第一个部落,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看不到昔日的繁荣,没有牛羊在这里游走,但却依旧残留着那股子骚味,只是很淡、很淡。

经过这些南匈奴俘虏的解释,王望瑾也深以为然。

他们南匈奴人,每到一个牧草肥美的地方便会在此安营扎寨,直到他们的牛羊再不能增加数量为止。

当真是放养型的模式,也怪不得这里会出现这般景象。

每一片土地都有着自身所能承受的上限,能够提供的滋养便是有限的,供给生长的牧草便不可能长足不断。

如此追求牛羊的数量,却忽略了它本身的价值着实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一想到原本是绿草茵茵的草原竟然变成这副样子,王望瑾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很闷,很不舒服。

不过,他也并不是因为环境遭到破坏而感怀。

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还关心环境,岂不是何不食肉糜?

但是匈奴等异族又为何要来频频来到中原掳掠,要来洗劫中原汉王朝?

很明显的,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

一个决策的施行需要许多人的共同意志,当食物不够了,而邻居却能做到衣食富足,他们便会产生邪念,便想要将他据为己有,修习儒家经典的汉人尚且可能如此,更何况那野性十足、一直生活在蛮夷之地的异族。

一片草原的流逝,一场战争的开始,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可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提起水壶,斟上一小杯,细细品尝其中滋味。

骑着高头大马,众人开始向着另一个方向而行。

又是几日过去,士卒们都有些缺乏兴致,每天不是在行军,就是在行军的路上,实在是无聊的紧。

但这每一天的伙食却是将众人一天的劳苦都化散开来。

肉末的香味被蔬菜裹挟着,伴随着浓汤一同进入口中,饭粒颗颗饱满,搭配上供给的饭食,实在是让人馋的口水直流,吃进肚子里的热流也让人精神一振。

“就算是给我几十两银子,我都不换。”

“那可不是,这日子过的可滋润了,要知道咱可连伍长都不是,还是最近才进的军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