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
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
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
除六贼,悟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
色邪永灭超真界,坐享西方极乐城。
心灵纯净没有杂念叫做清,寂静无声完全没有一念产生。
心猿意马牢牢收束不要放荡,精神谨慎不要张狂。
除掉六贼,领悟三乘,万种缘分都结束自然分明。
色欲邪念永远消灭超越尘世,安然享受西方极乐世界。
话说唐三藏坚定不移,以拼死的决心保持一个不坏之身,感激承蒙行者等人打死蝎子精,从琵琶洞救出自己。
一路上没有什么话说,又到了初夏时节,只见那:
熏风时送野兰香,濯雨才晴新竹凉。
艾叶满山无客采,蒲花盈涧自争芳。
海榴娇艳游蜂喜,溪柳阴浓黄雀狂。
长路那能包角黍,龙舟应吊汨罗江。
和暖的风不时送来野生兰花的香气,刚下过雨天气放晴新竹凉爽。
满山的艾叶无人采摘,满涧的蒲花自己争芳。
海榴花娇艳引得蜜蜂喜欢,溪边柳树阴浓黄雀狂飞。
漫长的路途哪里能包粽子,龙舟应该在汨罗江吊唁屈原。
他们师徒欣赏端午的景色,虚度了五月初五的节日,忽然又看见一座高山阻挡道路。
长老勒住马回头叫道:
“悟空,前面有山,恐怕又有妖怪,一定要小心防备。”
行者等人说道:
“师父放心,我们诚心皈依,不怕什么妖怪!”
长老听了很高兴,加鞭催骏马,放辔趱蛟龙。
加鞭催促骏马,放开缰绳像蛟龙般向前。
不一会儿上了山崖,抬头观看,真的是:
顶巅松柏接云青,石壁荆榛挂野藤。
万丈崔巍,千层悬削。
万丈崔巍峰岭峻,千层悬削壑崖深。
苍苔碧藓铺阴石,古桧高槐结大林。
林深处,听幽禽,巧声襕睆实堪吟。
涧内水流如泻玉,路旁花落似堆金。
山势恶,不堪行,十步全无半步平。
狐狸糜鹿成双遇,白鹿玄猿作对迎。
忽闻虎啸惊人胆,鹤鸣振耳透天庭。
黄梅红杏堪供食,野草闲花不识名。
山顶上松柏高耸与云相接呈现青色,石壁上荆棘丛生挂着野藤。
山峰极其高大,悬崖层层陡峭。
高大险峻的山峰峻岭,层层高悬削立的深壑崖谷。
青色的苔藓碧绿的藓草铺满阴冷的石头,古老的桧树高大的槐树形成大片树林。
树林深处,能听到幽禽的叫声,声音巧妙婉转实在值得吟诵。
山涧内的水流如同倾泻的美玉,路旁的落花好似堆积的黄金。
山势险恶,难以行走,十步之中没有半步是平的。
狐狸和麋鹿成双成对相遇,白鹿和玄猿两两相对迎接。
忽然听到老虎的长啸让人胆战心惊,仙鹤的鸣叫震耳欲聋直透天庭。
黄梅红杏可以供人食用,野草闲花不知道名字。
师徒四人进入山中,缓慢行走了很久,过了山头,下了西坡,是一段平坦的地方。
猪八戒卖弄力气,让沙和尚挑着担子,他双手举起钉钯,上前赶马。
那马更不怕他,任凭那呆子“嗒笞笞”地赶,只是缓慢行走不加快。
行者说道:
“兄弟,你赶它干什么?”
“让它慢慢走就行了。”
八戒说道:
“天色将晚,从上山走了这一天,肚子饿了,大家走快点,找个人家化些斋饭吃。”
行者听了说道:
“既然这样,等我让它快走。”
把金箍棒一晃,喝了一声,那马挣脱了缰绳,像飞箭一样,顺着平坦的路向前跑去。
你说马不怕八戒,只怕行者是为什么呢?
行者五百年前曾受玉帝封在大罗天御马监养马,官名叫弼马温,所以流传到现在,凡是马都惧怕猴子。
那长老拉不住缰绳,只能紧紧扳着鞍桥,让它放开缰绳跑了一路,跑了二十多里开阔的田地,才慢慢缓行。
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拿着枪刀棍棒,拦住路口说道:
“和尚!往哪里走!”
吓得唐僧战战兢兢,坐不稳,从马上跌下来,蹲在路旁的草丛里,只喊: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那为首的两个大汉说道:
“不打你,只要把盘缠留下。”
长老这才明白,知道他们是一伙强盗,却欠身抬头观看,只见他们:
一个青脸獠牙欺负太岁,一个暴眼圆眼赛过丧门。
鬓边红发如同飘动的火焰,下巴下黄色胡须像插着针。
他们两个头戴虎皮花磕脑,腰系貂裘彩战裙。
一个手中拿着狼牙棒,一个肩上横着扦挞藤。
果然不比巴山虎差,真像出水的蛟龙。
三藏见他们这般凶恶,只得站起来,合掌在胸前说道:
“大王,贫僧是东土大唐皇帝派往西天取经的,自从告别了长安,时间久了,就算有些盘缠也用光了。”
小主,
“出家人专门以乞讨为生,哪有什么财物?”
“万望大王行个方便,让贫僧过去吧!”
那两个贼首领率众向前说道:
“我们在这里起了一片虎心,拦住要道,专门要些钱财,什么方便不方便?”
“你如果真没有钱财,赶快脱下衣服,留下白马,放你过去!”
三藏说道:
“阿弥陀佛!贫僧这件衣服,是东边人家给布,西边人家给针,零零碎碎化缘得来的。”
“你如果剥去,可不是害死我了?”
“只是这辈子做了好汉,下辈子会变成畜生的!”
那贼听了大怒,抽出大棍,上前就打。
这长老嘴里不说,心中暗想道:
“可怜!你只说你的棍子,还不知道我徒弟的棍子呢!”
那贼哪里容他分说,举着棒,没头没脸地打来。
长老一生不会说谎,遇到这危急难处,没办法,只得撒个谎说道:
“二位大王,暂且不要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马上就到。”
“他身上有几两银子,给你们吧。”
那贼说道:
“这和尚也不能吃亏,暂且捆起来。”
众喽啰一起动手,用一条绳子把他捆了,高高地吊在树上。
却说三个惹祸的家伙,随后赶来。
八戒呵呵大笑道:
“师父走得好快,不知道在哪里等我们呢。”
忽然看见长老在树上,他又说道:
“你看师父,等就算了,却还有这样的心思,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玩耍呢!”
行者看见了说道:
“呆子,别乱说话。”
“师父吊在那里不是?”
“你们两个慢点来,等我去看看。”
好厉害的大圣,急忙登上高坡仔细看,认出是一伙强盗,心中暗自高兴道:
“运气!运气!生意上门了!”
随即转身,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穿一件黑色衣服,年纪只有十六岁,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迈开步子,来到前边,叫道:
“师父,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都是什么坏人?”
三藏说道:
“徒弟呀,还不救我一下,还问什么?”
行者说道:
“他们是干什么勾当的?”
三藏说道:
“这一伙拦路的,把我拦住,要买路钱。”
“因为身边没有东西,就把我吊在这里,只等你来商量商量,不然,把这匹马送给他们算了。”
行者听了笑着说道:
“师父没本事,天下也有和尚,像你这样软弱的却少。”
“唐太宗派你去西天见佛,谁让你把这龙马送人?”
三藏说道:
“徒弟呀,像这样吊起来,打着要,怎么办才好?”
行者说道:
“你怎么跟他们说的?”
三藏说道:
“他们打得我急了,没办法,把你供出来了。”
行者说道:
“师父,你真没用,你供我干什么?”
三藏说道:
“我说你身边有些盘缠,并且让他们别打我,是一时救急的话。”
行者说道:
“好!好!好!承蒙你抬举,正是这样供的。”
“如果肯一个月供七八十回,老孙的生意越多越好。”
那伙强盗见行者和他师父说话,拉开架势,围上来说道:
“小和尚,你师父说你腰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
“要是说半个不字,就都送了你们的小命!”
行者放下包袱说:
“各位长官,不要叫嚷。盘缠有些在这包袱里,不多,只有马蹄金二十来锭,粉面银二三十锭,散碎的没数清楚。”
“要的话就连包袱拿去,千万不要打我师父。”
“古书上说,品德是根本,钱财是末节,这是小事。”
“我们出家人,自有化缘的办法。”
“要是遇到个斋僧的长者,衬钱也有,衣服也有,能用到多少?”
“只希望放下我师父,我就全都给你们。”
那伙强盗听了,都很欢喜地说道:
“这老和尚吝啬,这小和尚倒还大方。”
吩咐道:
“放下来。”
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着,挥着鞭子,一直跑回原来的路。
行者急忙叫道:
“走错路了。”
提着包袱,就要追去。
那伙强盗拦住说道:
“往哪里走?”
“把盘缠留下,免得受刑!”
行者笑道:
“说好了,盘缠得三分分。”
那强盗头目说道:
“这小和尚太狡猾,就想瞒着他师父留一些。”
“也罢,拿出来看看。”
“要是多的话,也分一些给你背地里买果子吃。”
行者说道:
“大哥呀,不是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