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建武帝威望正盛,而且他早先还与地方官员分利,这事情虽然有所阻力,但推行的也算顺利。
至于远洋船队。
建武帝在这件事情上,选择了与南方大商合作的办法。
他以官爵和特许权作为许诺,由那些商贾配合,提供技术与金钱,协助朝廷的使者,开始谋划远洋之事。
熙宁帝登基时不过十七岁。
大明前面的几任帝王,普遍活过了五十岁。
按照这个算法,他甚至可以君临天下三十载,这是建武帝最大的底气。
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亲自见证远洋船队,从萌芽到兴盛的全过程,并不担心那些商贾因此做大。
这同样是一场豪赌。
假如,大明通过海运,可以获得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方向。
那么这将会是维持国朝平稳的一剂强心针。
否则,建武帝就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目前而言,大明的疆土范围,甚至已经比肩了前元的鼎盛时期。
维持这么大的统治地盘,需要的成本不小。
尤其是每年支援草原的钱粮。
这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他们建立防线的耗费,但这套方法治标不治本。
目前全国的耕地足以养活大明的百姓。
可是随着太平生活的安定,人口增多,必然会导致出现新的粮食缺口,到时就有可能从内部生出乱子。
想要遏制这种趋势,那就需要人为打破现有的安定,消耗人口。
安定的反义词,就是混乱。
即为乱世。
一旦真正到那个时候,大明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王朝末期。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农帝开拓农田,在提高了粮食最大产出的同时,也将人口的增长速度给人为加速了。
这两件事单独拎出来一件,全部都是好事。
可是放在一起,那就是加速消耗王朝的国祚。
建武帝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想过要通过人丁税的办法,抑制人口,但堵不如疏。
这人丁税的初衷可能是好的。
但是逐级传下之后,就有可能变成底层小吏压榨百姓的手段,到头来败得还是皇家的名声。
“也罢,朕的时间还长,有足够的时间寻找,一个打破现有局面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