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晌午之前,五城兵马司及锦衣卫共扑杀数百名乱军,余下不知所踪者也在紧急追寻其踪迹.."
呼。
听闻昨夜共有四千余士卒归营,朱由校紧绷多时的心弦终是得以放松片刻,乱军人数远比他想象中要少。
"锦衣卫出面,由朕的内帑出钱,务必好生安置遭受此等无妄之灾的百姓们.."
"至于抓到的那些乱军,从重处理..."年轻天子微微眯起眼睛,声音憔悴的吩咐道。
说来说去,还是他的计划不够缜密,方才给予这些乱军祸乱京师百姓的机会。
"臣遵旨。"没有半点犹豫,身着飞鱼服的骆思恭便是躬身应是。
昨夜天子已然在奉天门城楼上有言在先,许诺城外士卒即刻回应便对其既往不咎,但这些执迷不悟的士卒竟敢趁着夜色祸乱百姓,落得"从重处理"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内阁及兵部,怎么说?"
沉吟许久,朱由校缓缓睁开了眼睛,并看向仍有些"后怕"的司礼监掌印,清冷的声音中涌现了些许愠怒。
京营数千士卒哗变,从中推波助澜的勋贵们固然是罪魁祸首,但外朝的官员们也是难辞其咎。
曾经令蒙古人闻风丧胆的京营落到如今这般境地,若说勋贵与兵部官员之间没有利益往来,朱由校说什么也不会相信。
"回禀陛下,三位阁臣上书皆是上书请求彻查京营士卒哗变之事,另外兵部尚书黄嘉善上书乞骸骨.."
提及正事,愤愤不平的司礼监掌印迅速调整好了情绪,将几封特意被其搁置于一旁的奏本,递到了朱由校的眼前。
"彻查?彻查有什么用?"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朱由校便略过三位阁臣的奏本,直接翻开了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奏本。
这黄嘉善乃是万历五年的进士,曾长期于西北边镇任职,并于万历三十九年,率军击退鞑靼部,取得了振奋朝野的"三边大捷"。
萨尔浒之战过后,黄嘉善被万历皇帝紧急召至京师,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如今已是年过七旬。
平心而论,对于昨夜发生在奉天门外的"哗乱",兵部尚书黄嘉善虽是应当负有失察的责任,但还不至于承担全部罪责。
不过大明积弊至此,朱由校急需扶持属于自己的"帝党",似黄嘉善这等三朝老臣,虽是功勋卓着,对大明也算忠心耿耿,但因为年事已高,兼之默守陈规的缘故,确实不适合继续待在中枢,遑论是兵部尚书这等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紧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