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随即背起母亲,提着朴刀,出门沿着小路匆匆离去。
却说李达跑到财主家报了信,带着十来个庄客,飞快地赶回家中查看,却发现母亲已经不见了,只见床上留下一锭大银子。
李达见了这锭大银子,心里琢磨道:
“铁牛留下银子,背娘去了哪里?”
“肯定是梁山泊有人来接应他。”
“我要是追上去,恐怕会丢了性命。”
“他背着娘走了,肯定是去山寨里享福了。”
众人见李逵已经不见踪影,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达对众庄客说道:
“这铁牛背娘走了,不知道往哪条路去了。”
“这里小路错综复杂,怎么才能追得上他?”
众庄客见李达也没了主意,便各自回去了。
这里暂且不提。
只说李逵担心李达带人追赶,背着母亲,只往深山密林中的僻静小路奔去。
眼看天色渐晚,只见:
暮烟横远岫,宿雾锁奇峰。
慈鸦撩乱投林,百鸟喧呼傍树。
行行雁阵坠长空,飞入芦花;
点点萤光明野径,偏依腐草。
茅荆夹路,惊闻更鼓之声;
古木悬崖,时见龙蛇之影。
卷起金风飘败叶,吹来霜气布深山。
~~~~
暮色中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山峦,夜雾锁住了奇峰。
慈鸦慌乱地飞回林中,百鸟在树旁喧闹鸣叫。
成行的大雁从长空坠落,飞入芦花丛中;
点点的萤火虫在野径上闪烁,依附在腐草旁。
路旁的茅草和荆棘中,隐约传来更鼓的声音;
古老的树木悬挂在悬崖边,时而仿佛有龙蛇的影子。
秋风卷起金色的落叶,吹散了败叶,霜气弥漫在深山之中。
当下李逵背着母亲来到山岭下,天色已经晚了。
母亲双眼失明,分不清白天黑夜。
李逵却认得这条岭叫做沂岭,翻过岭去,那边才有人家。
母子俩趁着星光明亮、月色皎洁,一步步艰难地往岭上爬去。
母亲在背上说道:
“我儿,能不能找点水给我喝?”
李逵答道:
“老娘,等过了岭,借个地方安顿下来,再做饭吃吧。”
母亲说道:
“我中午只吃了些干饭,现在渴得受不了。”
李逵说道:
“我也渴得喉咙冒烟了。”
“你先等我背你到岭上,再找水给你喝。”
母亲哀求道:
“我儿,我真的渴得要命了!救救我吧!”
李逵说道:
“我也困倦得不行了!”
李逵好不容易把母亲背到岭上,在松树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放下母亲,把朴刀插在旁边,叮嘱道:
“娘,耐心坐一会儿,我去找水给你喝。”
李逵听到溪涧里传来水声,循声找去,爬过了两三处山脚,来到涧边一看,果然有一条清澈的溪水。
这溪水有多美呢?有诗为证:
穿崖透壑不辞劳,远望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穿过山崖穿透山谷不辞辛劳,从远处望才知道源头很高。
溪涧怎么能留得住,最终归向大海化作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