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赵佶河北体验民情

王伦的命令,是要求和乐公在唐斌的“护送”下,前往河北体验民情。由于西夏服软,他的命令再无人反对。

有胆量反对他的人,宗泽被派到了洛阳,李纲去了蜀地,李若水也被派往宣抚岭南,张叔夜不发一言,前宋那些被王伦重视的官员都不在,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唐斌看着年不到五十、养得白白胖胖的赵佶,心想顺义侯可当真是满嘴胡话啊,这也是老父?便说道:“陛下以为,和乐公为帝时,不体察民情,不识民间之疾苦,以致国家败亡,当以此为戒也!顺义侯若有孝心,可愿替和乐公一行?”

顺义侯赵桓立刻乖巧地退了回去,反正他已经表现了所谓的“孝道”,尽力了!

倒是不到二十岁的赵佶第九子、前康王赵构主动说道:“罪人愿随父同行,前后照顾!”

唐斌看了他一眼,“安慰”地说:“且宽心,有吾一路照应,和乐公无虞也!”便挥了挥手,带人强行将赵佶送上马车。

赵佶很想说,让我去河北也可以,能不能多带些侍妾、太监啊?但看到唐斌的脸色,便讷讷不敢言。

在朝政渐渐梳理走上正轨后,朝廷之上就出现了一股声音,认为唐朝灭亡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到大宋,中原正朔传承此地有序,那么新朝也应当继承大宋的正朔。

所以新的汉朝,也要辨五德、明服色,应该补上一道程序,那就是王伦接受赵桓禅位,从而真正表明正统地位。

对此王伦心知肚明,不过是因为自己要重开科举,让一帮儒家的信徒们又受到了鼓舞,只要王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就意味着新的汉朝仍旧要遵循儒家的一切礼制,朝政的权力还得掌握在文官手中。

所以他不承认赵桓当过皇帝,只认为赵佶是大宋的亡国之君,而且还要打击笼罩在赵佶身上那一层被儒家强行披上的虚伪光环,让天下百姓亲眼看一看,曾经的皇帝是个什么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