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因城中守军步卒之中,蒋义渠所部最为精锐,皆是老兵,作战丰富。
只见其部众从东城外,将从城内房屋拆下的门板直接丢放到壕沟之中。
然后数名士卒,趴在一个门板上,借着微亮的光线,往对岸游去。
有的则是自持水力,直接泅水而渡。
而后面的士卒则是举着火把,排好顺序,一个接一个的下水…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被守卫在包围圈对岸的青州士卒发觉。
此时天尚未明,只见邺城四面突然火把无数,人声鼎沸。
似乎根本不担心被围困守军发现的样子。
当青州军大营内的诸将,从前来禀告的守卒口中得知此事后,却也一时犯了难。
青州军各部先后开始集结兵马,只是集结之后,不知该往何处支援。
“此时邺城四面皆火把无数,人影如此,怕有十万之众。
城内守军根本没有这么多人,怕是其将城内百姓混入其中。
想来其中三面为假,其中一面为真。
只是不知,其是从哪面突围?”
“我看,不若分兵防守,我等各守一面。”
“不可,若是我军分散开来。
若是对方全力主攻一面,我军兵少,必不能守住。”
“那该如何是好?总不能随便选一面防守,赌运气吧?”
“我看是袁军会从北面突围,北面离我营最远,渡水时间最为充分。”
“不一定,若是我。我便会从我大营附近的南面渡水,此处最意想不到。”
“我看是东面,东面才是最意想不到。”
“那我还从西面呢,西面城外就是漳水,此处大军不能排兵列阵,最不可能从西面渡水呢,也是最能出乎意料。”
…
一时帐内诸将议论不断。
“诸位快快决定,不然袁军将完成渡水矣。”
校尉潘璋不由急道。
若是还不能尽快做出决定,当袁军大部分成功渡水,那就来不及了。
“既然我等不能判断其会从何处渡水,索性便不去猜了。
其成功渡水之后,兵力比我军多,必定会来攻打我军。
不若我等就在大营,做好准备,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