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召见徐光启,后面还跟了一个尾巴

到了翰林院,徐光启如往常一样,和同僚们拱手打个招呼。

就来到自己熟悉的位置上,准备找一本古籍孤本研究,或者在看看邸报上有什么新消息。

就在徐光启美滋滋享用早饭后,第一杯浓茶,看着邸报,听着同僚吹牛打屁,研究金石古玩字画的时候。

噔噔噔,急冲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个司礼监的小太监,跨过翰林院的门槛,闯了进来。

这翰林院离内阁和乾清宫都不远,都在皇城一个大院里面,出了紫禁城,隔壁东长安街鸿胪寺。

小太监气喘吁吁站定,正想拿出派头宣圣上口谕。

突然头皮发麻,想起来这是什么地方。

小太监看着屋子里一帮子清贵文官,研究史书经义的大儒们。

他们一个个都看向自己。

这里面就有许多人,都去过内书堂轮班当过教谕,教导过自己这个小小的司礼监随堂太监。

在中国,好学生坏学生没有不怕老师的,尊师重道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

这么多教谕,齐刷刷看向小太监。

小太监还没有说话呢,腿肚子就开始转筋了。

此刻翰林院掌院学士文震孟,正好也在。

此公在科举之路上,也是坎坷不易,比之徐光启颇有相似之处。

然文震孟更有传奇色彩。

他屡试不第,外甥姚希孟早早考上进士了,他还只是一个举人。

好在此公性子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在四十六岁,一举成名考上了状元。

他做官以后,刚毅正直,一身硬骨头。

天启时期,就因触怒魏忠贤,被廷杖八十。

一般人,廷杖八十,怕是早就杖毙了。

而文震孟呢,就好像是武将,皮糙肉厚。

廷杖之后,跟没事人一样,拍拍屁股,挂冠而去。

他安然回了老家,南直隶长洲。

不过想必也是执行廷杖的太监,得到了上面的授意,对这个状元郎网开一面。

至于得到了上面谁的授意,反正不会是魏忠贤。

而比魏忠贤还能指使太监的,就只剩下当时的皇帝天启了。

由此可见天启,也不是深藏宫内只知道做木匠,不问世事的那种昏君。

是昏君就不会启用孙承宗、袁可立等人,他只是隐藏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