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班?”
“昂,原来是因为校庆,请以前的老学长回校演讲,但是那个教授因为身体原因,来不了,姥爷才过来替他讲的。”
荆明一拍手,“嘿嘿,这就是了,余俊雄肯定是想歪了,以为是曾老师给的信号。”
李乐一愣,“信号?这里面还有说道?”
“大了去了。我给你说......”
等荆明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说完,李乐算是大概明白这里面的缘由了。
曾昭仪的老师夏作铭和冯琦的老师李济之,本来同属于实证学派,感情和私交甚好。
李济之除了是夏作铭在求学时的指导老师,还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了大量的关心和帮助。
两人一起从事多年的殷墟遗址的挖掘和研究。等到夏作铭出国留学归来,没有工作落脚的时候,李济之知道,主动在“中央博物院”留了位置给他,没上任,就先给了三个月的薪水。
而在“中央博物院”,夏作铭常去李济的住处走动,无论是工作上的困难、学术上的交流,还是生活中的琐事,都愿意说与李济之听。
有人羡慕两人情谊,用“朝思暮想鞍前马后”,“万事报备言听计从”,“轻松自在无所不谈”,来描绘夏鼐对李济之的仰慕和信任。
即便是后来傅孟真要“抢”夏作铭到史语所,他也没有答应。最后还是李济之劝说道“傅先生高血压,别和他吵了,去吧,去吧。”夏作铭这才去到史语所。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但是两人的间隙,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建国前,一个去了岛上,一个来了燕京。
学术理念的相同并不能掩盖其他思想的差异。
随着年深日久,夏作铭更偏向唯物主义史观,并结合实证学派,形成了一个新的体系,和李济之传统儒学为根基的理念越拉越大。
最后,两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以笔作刀,隔岸交火,一度剑拔弩张。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