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将大部分灾民,引向汉军军需补给线的重城附近,因此,黄平对他们隐瞒了皇甫嵩筑坝截洪的事情。
后面黄河虽然夺济入海,但是,黄河水量太大,济水河道根本不能容纳,洪水泛滥的灾害一直在蔓延。
梁山泊慢慢形成,大野泽也因为水位提高,一天天变大,离山阳郡越来越近。
袁氏邸报开始记录灾情,关注兖州、豫州、徐州的灾情情况。
大汉月报迅速跟上,三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事情,传播到了大汉能收到报纸的地方。
包括北溟都护府出于了解灾情发展,警惕疫情发生的目的,一样让他们的报纸进入境内。
由于关注度高,三州官员还是第一次那么尽心尽力地赈灾,广受好评,飘飘摇摇的大汉,都好似要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夏初天气炎热,出现了小规模的疫病流行,有曾经人民日报宣传的防疫手段,疾病造成的生命威胁倒是不大。
但是,原住居民和难民之间却因为迷信、猜疑,激化了矛盾。
本来难民的到来就挤压了其他住户的生存空间,造成原住居民怨念丛生,此时传出谣言,说疫病是难民带来的瘟疫。
使得双方矛盾加剧,出现了暴力冲突,在这个时代零星的冲突也不算大事,无人在意。
直到山阳郡的难民再次被大野泽进一步挤压向城池周围,本就没多少的土地彻底不够用,底层人民出现了大规模械斗,等同叛乱,被汉军镇压。
此时有谣言说瘟疫是北溟军在河水里下的,而那些最初的难民逃难,是北溟军指的方向,似乎佐证了这个说法。
看谣言传播较广了,袁氏邸报上第一次用模棱两可的话,写下了这两个猜测。
关于北溟军在河水里下瘟疫和水淹下游三州的谣言,因此更为广泛地传播开来。
三州百姓在读书人的带领下,群情激奋,请战北伐。
而知道真相的大汉高层见此形势,也是跟着在后面推波助澜,连躺到西园的刘宏都觉得自己又行了,又开始亲自过问西园八校尉的训练。
大势汹汹之下,还有一批知情人士,却完全无法发声,那就是濮阳那几万难民,他们清楚知道没人会水淹自己的大军,这次大洪水若非天灾,那么就只能是汉军造成的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