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国家初定,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不宜大动干戈。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先采取外交手段,派出使者前往盛京,向康熙表明大明的立场,劝其放弃抵抗,接受和平共处,如若其冥顽不灵则只有彻底消灭一条路。
使者带着王克的亲笔书信,踏上了前往盛京的征程。
王克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能够避免战争,为国家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
但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外交失败,他将毫不犹豫地再次拿起武器,扞卫大明的尊严与和平。
使者离开后,王克全身心投入到国内事务的处理中。
他着手建立一套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将目光聚焦在人才选拔上。
他深知,优秀的人才是国家复兴的基石,于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纳贤才,设立专门的科举考场,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心怀天下的文人志士进入朝堂。
新科进士们满怀热忱地踏入官场,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朝堂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王克亲自与这些新晋官员交流,鼓励他们直言进谏,大胆提出改革建议,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经济建设方面,王克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业税赋,在京城和各大城市设立专门的商业区,促进商品流通。
他还推动了金融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新的银票,稳定了市场秩序,使得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各地的商人纷纷涌入京城,店铺林立,街市上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商业景象。
然而,外交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使者抵达盛京后,果然不出所料,康熙和布木布泰态度强硬,拒绝了王克提出的和平共处建议。
他们认为,满清虽一时受挫,但仍有实力与大明抗衡,不愿轻易放弃恢复江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