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每到苏府有收获

苏轼默然点头。

杨元奇说:“先生你要是自请外出,干脆问问能不能去西北,定边不行,那里打战你不适合,太原可以啊,我带你去太原顔楼逛逛了。”苏轼治政能力强吗?真的很强,他出知多地,都能说得上造福一方。他的策论很多字字珠玑。

苏轼笑着摇头,地方哪能是自己定的,那还叫贬谪?他回蜀中不更好?

杨元奇想想还真能这么试试,有他的照拂,他还真不信几个师母会染病而去。

杨元奇说:“这事我得问问!”

苏轼这次却是非常认真的对杨元奇说:“你不能去,这也不是你能做的,这更不是我要去做的。高太后对我有恩,我已算的上是持宠而骄。你给我留点脸面吧。”

杨元奇内心一叹,老头子不同意,他做什么都没用,他能找的人老头子比自己要熟得多。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骄傲,当他这么低头,他失去的会更多。

苏轼问:“范子奇范大人荐你去陈留,可是和他那迁桥一事有关?”

杨元奇道:“也就是多个渠道了解下情况,你这么一说,明儿我还得把情况写个出来给他。”

苏轼不无担忧却又苦笑,他能管得来什么?!开封府和户部对上,搞不好又是一场政争,他朝堂呆得久,很多时候大事就是从一些小事转变来的。

苏轼其实清楚,这个朝堂争来争去都是白费劲,高太后身体每况愈下,赵煦迟早要亲政,他是赵煦的老师,赵煦的选择他已隐然有所察觉,那时候朝堂或许会有大变动。苏轼最“蠢”也是在这里,他明明知道还是要说。

从苏府离开,杨元奇觉得还是这个师公好,自己混得累死,还不如到他府里头蹲几天。你看,现在定边情况又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