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用完饭菜,便出了酒楼,准备赶路。
“贤侄,我们出巴国,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翻山,从蜀国剑阁出去,出去便是黥国地界。一是去巴郡都城走水路,沿江而下,出了巴国便是荆国,你却选哪条?”
“姑姑,这两条道,哪条更有意思?”
“这个却不好说,两条道各是各的风景,完全不一样。”
“那还是走陆路吧,坐船总觉无聊。”
“好,那我们先去蜀国。”
“嗯,其实我听师父说,蜀山剑派才是蜀国一流宗门,不过已经不问世事。”
“这个,我也略有耳闻,听说他们剑术精绝,已近通神。”
“那如果去拜访一下,或能大有收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就是了。
洪浩和苏巧一路行走,山路多的时候,几天不见人烟,也是有的。
当然可以御剑飞过去,可洪浩不愿意,如果只是为了达到师父的要求,那沿江一路飞行,当是见到大海最直接有效的法子,可这游历也就没意义。洪浩不愿意,苏巧自然也就跟随,和洪浩相处越久,她就越是相信他。
这日,二人在茫茫群山深处,又走到了一处断崖。
从断崖向下望去,下面竟是一片平整田野,阡陌纵横,远处稀疏有些瓦屋房舍,却是一个小小村落,还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此刻正有一些炊烟,袅袅升起,一副世外桃源景象。
洪浩道:“姑姑,难得这大山之中,竟有人家,我们去看看,能不能讨些吃食。”
苏巧道:“好,这村子,和我小时家乡倒是极像,颇有些亲切。”
“原来姑姑也是村里长大?我当姑姑从小是城邑里出生哩。”
“贤侄,我像你一般大时,每日在家采桑养蚕,辛苦得很。”
“姑姑这般好看,竟没嫁人么?”
“……莫要戳姑姑痛处,姑姑有眼无珠。”
洪浩眼见苏巧神色黯然,知是说了错话,勾起了苏巧的伤心往事。他立刻引开话题:“姑姑,那日和阿发大哥分别之时,那阿发大哥传了我一个秘诀,你想不想听?”
苏巧听他说过阿发,知道是神仙般的人物,这等人物的秘诀,那自然是非同小可,顿时好奇。
便道:“什么秘诀?若是方便,说来听听”
洪浩得意道:“他传给我的秘诀是,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嚼,便能吃出肉的味道。哈哈哈……”
苏巧惊愕看向洪浩,暗忖:“我这侄儿,是不是饿得有些恍惚了。”
洪浩原本是想逗苏巧开心,所以照搬了阿发临别之时给他们讲的笑话,但阿发讲时,先有在酒楼只点这两碟菜的铺垫,又有刚施展完神通的惊艳,再以神秘口气说出,环境人物都极是吻合,故而引得洪浩黄柳一阵大笑。但他对苏巧这样没头没尾的说来,听得苏巧莫名其妙,典型的东施效颦,生搬硬套。
见苏巧没有意想中的哈哈大笑,洪浩讨个没趣,摸摸鼻子,暗忖:“姑姑怎生这般无趣,如此好笑的笑话居然一点都听不懂。”
好在二人谈话间却没有放慢脚步,此时已到崖底,穿过一片翠绿竹林,便到达了村口。
村口一座小石桥,有一孩童正在垂钓,全神贯注盯着清澈河水里的那群鱼儿,眼见有鱼儿要咬钩……正在此时,洪浩和苏巧刚好上桥,人影晃动,那群鱼儿受到惊吓,便四散游往别处。
那孩童眼见要上钩的鱼儿跑掉,开口便骂:“日你妈,你们一对狗男女,早不来晚不来,老子的鱼刚要上钩就来!”
洪浩和苏巧面面相觑,没料到这黄口小儿如此生猛。
这孩童莫过六七岁,总比洪浩自力更生时还要小些,又黑又瘦,头发稀疏发黄,还有一条鼻涕虫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