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伏虎案<二十二>

单单陵寝的陪葬便富可敌国,那么柴家必然还囤积着大量的财富,而这一把火,彻底将其化为了灰烬。

冷静下来后,夏皇叹了口气:“罢了,事已至此,就这样吧。”

“陛下。”一旁的朱高忽然开口:“柴昆此时从胭脂阁时,正往家里赶,他该如何处置?”

如果柴昆死了事情反而好办,不过他命大逃过一劫,夏皇略一沉吟道:“赐他黄马褂,送他去南岭,无召不得回京。”

若不是念在柴玉山的功勋,夏皇不会留下活口,要怪就怪柴家太富有了,或者说夏皇穷怕了,财帛动人心,夏皇也是人,他岂能不心动?

柴玉山保了柴家子孙百余年的富贵,如果柴家踏实本份一点,夏皇念及旧情,不会动柴家,但伏虎山的案子惹的民怨沸腾,即使他不动手,吴忧也不会放过柴家。

想到吴忧,夏皇心里的怒火消了一半,吴忧简直就是财神,长生观和伏虎山的收获,让国库充盈了起来,现在的存银不下六千万两白银。

自大夏建国以来,朝廷还是第一次这么富裕。

目光瞥见御案上几本弹劾吴忧的奏折,夏皇不禁冷哼一声,这些是贺青松和赵晋寥寥几人的折子,内容是弹劾吴忧私自掘墓,以及柴家犯下的案子。

夏皇并不是对贺青松和赵晋等人不满,恰恰相反,他不满的正是那些没有上弹章的人,柴家用活人陪葬,天怒人怨,却鲜少有人弹劾,这其中的意味不得不让人深思。

“朱高,去把司马流年召来。”

待朱高出了御书房,夏皇提笔沾墨,写道:庸王玉山公,识大理明大义,乃有先贤遗风,昔年,鹿山之会,太祖赞曰:古之君子,今之贤良。玉山公罢兵止战,成就大夏一统,于民于国于天下,大善。然后世子孙不孝,仰仗其功,为所欲为,天地不容,每每念及此,朕痛惜之…………

洋洋洒洒千字,夏皇一促而就,前半部分先是对柴玉山大加赞赏,又说现在的柴家如何的不堪,然后便是突显夏皇重情重义,不忍责罚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