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国核心指挥所,最高负责人办公室内。
顾远紧紧握住手中的军用平板,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钉在屏幕上。
文件里,关于白熊国“特殊抗寒技术”的内容如潮水般涌入他的眼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类型的抗寒技术。
在建筑抗寒技术上,白熊国的创新令人赞叹。
其建筑采用了一种名为“寒晶凝钢”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诞生堪称是对抗极寒环境的奇迹。
它的内部是由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构成,这些晶体犹如微小的能量储存库,能够捕捉并储存空气中的冷能,将其转化为建筑所需的电能。
而在晶体结构的外层,包裹着一层高强度的纳米钢纤维,这种纤维不仅拥有超乎想象的强度,能够抵御极端天气下的物理冲击。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他们也别出心裁,采用了一种名为“螺旋冷凝循环”的设计理念,建筑的墙壁和屋顶内部构建了一套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
当外界冷空气进入管道后,会在螺旋状的管道内进行循环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中的冷能被高效提取,转化为热能输送到建筑内部,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在建筑的外层,还覆盖着一层智能仿生表皮。
这层表皮模仿北极熊毛发的微观结构,能够根据外界温度和风力的变化自动调节孔隙大小。
在极寒大风天气下,孔隙会自动缩小,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保暖屏障。
而在相对温和的天气里,孔隙则会适当扩大,保证建筑内部的通风换气。
在屋顶部分,运用了“量子共振融雪”技术。
通过特殊的量子发生器,发出与积雪产生共振的频率,使得积雪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化。
融化后的雪水会通过特殊的排水系统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用于建筑内部的日常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看完这些,顾远心中不由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