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就是自然规律。
世间之理确实不是哪一人就能格尽的。
自当天下人一起穷理致知。
则天理迟早可尽矣。
“前辈,明断。”
颜产瞬间领悟,他拱手道:“有了前辈的格物三性之标准,以后就人人知晓到底该如何格物了。此乃当称圣贤之功德!”
儒学的三纲八目。
其中意诚、心正,都已经被春秋历代先贤研究的非常透彻,也补充的相当完善了。
诚其意,正其心。
只要对儒学稍懂之人,都明白该如何去做,以及怎样理清是非曲直。
但格物致知不同。
人们对于格物二字,总觉得有些玄乎。
好似无从下手。
现在许尚搬出了格物三性说。
那么以后所有人就都明确了格物的标准……这个实在太重要了。
“快快,给前辈添茶。”
颜产吩咐出声。
乌氏陀赶忙站起来,又开始了一阵忙活。
惹得许尚轻笑不已。
随即。
嬴政饶有兴致的道:“夫子,以后回到关中,我们在陵邑开办教化诸事,似乎可以分出一个格物课程了。”
嬴政在颜产的面前,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
他的意思是未来把稷下学宫搬迁到关中陵邑,肯定是要有所改变的。
嬴政的打算是扩大,再根据夫子的安排,比如格物三性说,专门开办课程。
关中文事,从今以后,必须得提上去。
不能单以武事为重。
毕竟天下已经太平了,自当文武并重之。
“哈哈,甚好。”
许尚领会了小赵的意图,他道:“儒学中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以及八目前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内圣知止,克己复礼,都是非常上乘的教化学说。”
“至于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就不必深论了,以免又回到了所谓的至圣、至德、至孝上去。”
“明悉内圣知止,再学秦法诸事,便可使得儒法两者相结合,也就能让那些陵邑子弟,变成为官为吏的良才了。”
……
许尚大概为未来的关中文事教化,指明了一个方向。
谈及教化,就绕不过儒家。
因为这是儒家最大的用处,具有极高的不可替代性。
遂得防止未来的儒学王道大同,卷土重来,因此对于外王篇就绝对要严控。
一个大秦基层官吏,懂得儒学修内,司法治外,儒法并重,内外结合,这就已经非常可以了。
足够满足大秦基层官吏的要求。
“嗯,夫子所言极是……”
嬴政看了颜产两眼,尔后他有些没忍住的道:“只不过关中似乎还缺少一个真正筛选出良才的制度,尽管夫子之前提及了才分九品……但究竟要怎么把才学分出九个品级,还是有些麻烦的。”
嬴政回想了一下。
许尚之前所言,乃是任由陵邑士卿阶层,自行花钱疏通,再凭借九品中正制跻身上位。
如此。
等同于关中勋贵和陵邑士卿两方,对于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交换。
秦廷也能够通过官位补缺,轻易拿捏住陵邑士卿阶层,同时关中贵族阶层也能从中有利可图,他们就会配合诸多涉及陵邑的各项政策。
说白了。
就是政治、经济的双管齐下,让中原士卿和关中勋贵尽快消弭融合。
但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九品中正制只是个晋升途径,没有明确的门槛。
如果单以家财为论,就会变成有钱就有才,没钱就没才。
这跟后世也就没什么两样了。
晋朝:有家世你就有德,没家世你就无德。
是以:门阀世族彻底把控晋升通道,使得阶层严重固化。
大秦究竟要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呢?
“……”
许尚无言沉思了一下。
还真是有些麻烦。
历朝历代,用钱疏通人脉关系,进而获取政治地位,本就是默认之事。
你是无法禁绝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本质上都是人情社会。
人情是什么呢?
要么以血缘为纽带,要么就是银钱开路,不然谁理你啊?
但……
花钱疏通,让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互相置换,从短期看明显对于关中和中原的弥合有好处。
可从长期看,那就有点难受了。
银钱开路,尽管都是大家内心默认之事。
却并不意味着这件事能够见光。
大秦需要两套筛选制度。
一则:短期有用,私下默认之共识。
二则:长期有用,明面上大家都会认可的制度,无人能够当众强行反驳。
这时。
“咳咳,要不……”
颜产轻声道:“我们回避一下?”
颜产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对于近期发生的一切,都丝毫不了解。
但他此时肯定已经看出许尚一行人,必然在秦廷中处于极高的位置。
“无妨。”
许尚勾起嘴角道:“我们所说的都是一些俗世浅见,也没什么不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