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诗会扬名遇刁难

袁府千金袁荧的订单,如同在洛阳纸业这潭深水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云琰纸坊”的名声,一夜之间,从西市文人圈的小众口碑,跃升到了洛阳上流社会的视野中。能被袁家小姐看中、甚至指定为府上用纸的店铺,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品质和地位的认可。

原本还在观望、或者暗中使绊子的张记、王记等大纸行,听到这个消息后,彻底偃旗息鼓了。开玩笑,跟袁家抢生意?那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他们不仅不敢再找麻烦,反而开始琢磨着怎么跟“云琰纸坊”套近乎,看看能不能分点残羹剩饭。

而那些原本就欣赏“云琰纸”的文人墨客,更是与有荣焉,觉得自己的眼光得到了顶级权贵的印证,对“云琰纸”的追捧更甚。

一时间,“云琰纸坊”门前,竟也隐隐有了几分“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架势。除了来买纸的,还有不少是慕名而来,想一睹能造出如此好纸、又能让袁小姐青睐的店主是何方神圣的。

赵云和蔡琰对此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深知,这一切的根基,是纸张的质量。袁府的订单更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有丝毫马虎。两人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精笺”的制作中,从选料到漂洗到压制定型,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每一刀纸都完美无瑕。

三日后,袁府的管家准时前来取货。验过纸张后,这位见多识广的老管家也忍不住连连点头,痛快地付清了尾款,并留下了后续的订单凭证。

送走袁府管家,赵云和蔡琰才真正松了口气。这第一关,算是顺利通过了。

然而,名声带来的不全是好事。这一日,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一位穿着华丽锦袍、摇着洒金折扇、面色倨傲的年轻公子,身后还跟着两个书童模样的随从。他一进门,就用挑剔的目光扫视着店铺,最后目光落在正在柜台后整理账目的蔡琰身上。

“喂!你就是那个蔡姑娘?”年轻公子用扇子指了指蔡琰,语气轻佻。

赵云正在后院干活,闻声立刻走了出来,挡在蔡琰身前,沉声道:“这位公子,有何指教?”

那公子瞥了赵云一眼,没搭理他,继续对蔡琰说道:“听说你造纸有两下子,袁家小姐都夸你的纸好。本公子近日要在府中举办一场‘赏纸诗会’,邀请洛阳才子品评各家纸张。你既自诩造纸了得,可敢带着你的纸,来赴会一比高下?”

他这话,看似邀请,实则充满了挑衅的意味。什么“赏纸诗会”,分明就是设了个擂台,想当众让“云琰纸”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