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半岛蛰伏 第二十九章梦中的婚礼

此刻,他们刚从一场关于“序量坍缩”理论应用可能性的冗长会议中脱身,并肩走在通往居住区的覆雪小路上。路灯在寒夜里散发出昏黄的光晕,雪花稀疏地飘落。

“安东还在纠结那‘鬼能量’的谐振频率,”卢德呼出一大口白气,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宽和的笑意,“差点和赵灵打起来。就因为一个小数点后五位的参数。”

格蕾塔紧了紧深绿色的防寒服领口,蓝眼睛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清亮:“至少他们在尝试理解,而不是像归化岛那样直接接受结果。这就是希望所在。”她顿了顿,侧头看向卢德,“比起这个,我更担心磐石。他再那么吼下去,新兵没练出来,他的肺要先冻坏了。”

“邦子已经给他送去了两斤人参酒和一大包山珍,美其名曰‘战略性物资支援’。”卢德笑道,“结果被磐石追着骂了半条街。你要知道,磐石这人固执,丁是丁卯是卯,说邦子贿赂军需官,带坏风气。”

格蕾塔忍不住轻笑出声,摇了摇头。这两年,在半岛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共同肩负着卢德阵线未来发展的重担,朝夕相处的默契,让一股情愫悄然滋长。不知何时,两人之间早已超越战友的情谊,一种无言的信任和依赖沉淀下来,逐渐酝酿成更深的羁绊——牵挂。只是大战当前,前途未卜,谁都没有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

他们之间很少谈论关于个人的未来,那个过于沉重和不确定的话题。但偶尔,在像这样短暂的独处时刻,眼神交汇间,一种温暖而复杂的情愫悄然流动。他们都清楚对方心里的矛盾——渴望并肩走下去,却又害怕这份牵挂会削弱战斗的意志。他们共同期待着战争结束后或许能拥有的平凡生活,却又深知那可能是一种奢望。他们也曾幻想留下血脉延续希望,又不知道是否让孩子承担他们的责任。

这种纠结像一根细线,缠绕在心尖,不致命,却时常带来细微的刺痛。

2120年3月8日。半岛基地最大的礼堂,同时也是食堂,被简单布置过。这里没有鲜花,一是半岛这季节也找不着,二是这里好像已经放弃了在温室中培育观赏物件的科技树。只有3D打印的各种装饰品,闪着冷硬却别致的光泽。红色横幅倒是挂了一条,上面用半岛文字、汉语、德语和通用语写着“祝卢德与格蕾塔新婚誌喜”。

来宾五花八门。有穿着笔挺军装的卢德阵线元老,有穿着半岛传统服饰前来祝贺的当地政府代表和民众,更多是穿着统一灰色作训服、脸上还带着好奇和兴奋的年轻士兵们。

礼堂弥漫着食物香气——主要是半岛特色的泡菜、各种腌制小菜、热气腾腾的肉汤和东北酸菜。这口酸菜来之不易,是走私过来的,目的是满足格蕾塔对于德国酸菜的想念。与酸菜一同走私过来的还有一件东北大花袄,穿在格蕾塔身上竟意外地合身,透露着喜庆。一口酸菜下去,穿着东北大花袄的格蕾塔变成了“东北翠花”。

格蕾塔噙着泪花,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感谢东北老铁!感谢阵线的大伙!”

这句“感谢东北老铁”说得实在真切。在已利维坦化的东北,人们虽衣食无忧,但骨子里的热情劲儿却丝毫未减。一听说江对岸的半岛人想尝尝本地特产,便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交易。说是交易,其实更像是单向的赠予,毕竟东北人啥也不缺。只要半岛人象征性地拿出点儿东西,他们就大大方方地把对方想要的特产塞过去。若是半岛人能拿出些新奇玩意儿,那更是合了他们的心意。为了满足东北人的这份期待,半岛边界附近的城镇甚至兴起了一大批手工作坊。东北人似乎格外享受这种状态,总是乐此不疲地借着与对岸的交易寻点乐子。虽说这种交易与利维坦对半岛的封锁政策背道而驰,可谁又会真的在意呢?毕竟东北人没有违反任何针对人的法令,而利维坦似乎也默许了东北人这种“娱乐方式”的存在。

安东不知从哪捣鼓出来的、味道有点怪但喝下去浑身发热的“伏特加”。

王得邦今天是司仪,他难得地把脸刮得干干净净,换了身相对整齐的军装,虽然领口还是有点歪。他紧张地攥着几张皱巴巴的稿纸,清了清嗓子:“咳咳!安静!都安静!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各位战友!今天,是个好日子!天公作美……呃,外面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往后的日子,愿你们的爱情如这漫天飞雪,纯净且长久!”短暂的假正经之后,他便暴露本色,“瑞雪兆丰年嘛,年年丰收!生孩子也一样!多给我们生些大侄子、大侄女!”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咱们卢德副总指挥,和格蕾塔总参谋长!”王得邦声音拔高,“这两位,啊,从穿开裆裤……不对,从在归原岛射箭打靶那时候就认识了!一起扛过枪,一起挨过饿,一起揍过铁疙瘩!那是革命的友谊,战斗的情谊!今天,终于……终于要升华了!从战友,变成两口子!”

又是一阵大笑,夹杂着口哨和鼓掌。

卢德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胸口别着一朵3D打印“小花”,脸上有点发烫,但眼神明亮,嘴角一直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格蕾塔则穿了一身改小的、合体的半岛女性传统衣裙,淡蓝色的面料衬得她金发更耀眼,碧眼如水。她微微低着头,脸颊绯红,难得地露出些小女儿的羞态。

“下面!请新郎新娘……交换信物!”王得邦喊道。

卢德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用报废电磁枪撞针打磨成的、略显粗糙却闪着银光的戒指。他拉起格蕾塔的手,小心地给她戴上:“闹姐……以后……嗯……多指教。”他憋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耳朵根都红了。

格蕾塔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皮套,抽出一支做工极其精巧、闪着幽蓝金属光泽的……笔?或者说,更像一个微型的多功能工具,顶端甚至还有一个微型数据接口。她递给卢德,声音很轻却清晰:“我自己做的……能破译低级密码锁,还能当高压电击器用。你可要收好。”

台下瞬间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和叫好声!连一脸严肃的半岛代表都忍不住真诚一笑。

“好!礼成!”王得邦趁机高喊,“现在!开吃!喝……喝那个什么……安东特供!”

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人们涌上来向他们祝贺,敬酒。磐石用力拍着卢德的肩膀,差点把他拍散架:“好小子!总算办了件明白事!早点生个小战士出来!老子教他打炮!”鹤竹则递给格蕾塔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套保养得极好的精密工具:“贺礼。”刺玫凛笑着拥抱了格蕾塔,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让格蕾塔的脸更红了。安东端着一杯冒着泡的液体挤过来,非要卢德尝尝他的“最新成果”……

婚礼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充斥着战争年代的直白和半岛的粗犷气息,却充满了真挚的祝福和难得的欢笑。在这朝不保夕的岁月里,这一点点温暖的仪式感,像寒夜里的篝火,照亮了彼此的眼眸,也暂时驱散了未来的阴霾。

这场婚礼带给新娘格蕾塔的是满满地真诚与感动,她认为这是世间最浪漫的婚礼。但是,在新郎卢德看来,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常自责自己没有为格蕾塔提供浪漫唯美的婚礼。

卢德这么想,似乎有他的道理。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22世纪,人类的婚礼已经变得非常梦幻。在利维坦策划的婚礼中,新人站在由百万纳米级发光粒子编织的“星轨甬道”上,每一步都踩碎成转瞬即逝的星云,身后拖着淡紫色的光痕如同时间的尾迹。空中悬浮着无数透明的“记忆晶体”,AI正实时调取两人过往十年的脑波共鸣片段,这些画面化作流动的光河在宾朋周身流转。当新人交换戒指时,AI驱动的“情感场域”突然展开,将所有观礼者的祝福转化为可见的能量波纹,与远处星港起降的反物质飞船尾焰交织成绚烂的光网,而那对婚戒在量子纠缠技术的作用下,永远保持着相同的共振频率,就像两颗永不脱节的心跳。

卢德真希望给格蕾塔极致的浪漫!

卢德和格蕾塔的婚礼,在半岛寒冷的春天里像一道短暂的暖光,很快被北半球的寒风所取代。这场结合不仅是两个人对彼此人生的承诺,更在无形中加强了卢德在阵线中的核心地位。一些老成员私下里开始用“卢德的卢德阵线”开玩笑,但这玩笑背后隐藏着一种潜在的风险:权力的集中创造了一个绝对权力体——人形利维坦。

和所有人一样,卢德不希望阵线内出现任何形式的个人独裁。

婚后第二周,卢德主动召集了阵线所有高层和半岛代表,开了一个半官方性质的茶话会,提出了一个让不少人意外的方案。

“一个组织不能系于一人之身,这是有理论基础的。”卢德在会议上说,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格蕾塔送他的那支多功能工具笔,“两百年前,马克斯·韦伯曾说,超凡魅力型人物的出现会导致官僚体系失去自主性,得不到有效锻炼,从而不利于后超凡魅力型人物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稳固的运转结构。我提议成立五人领导小组,负责阵线日常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为了保证重大决策的通过率,我建议采取5票3赞成即可通过的原则。”

会场氛围相对轻松,大家一阵低语。乔治微微颔首,磐石挠了挠他略显扎手的下巴,似乎没完全明白但觉得有道理。半岛方面代表金永叹司令员则眯着眼睛,不动声色。

“五人提名。”卢德继续道,“卢德继续负责战时总指挥和平时外联;安东代表技术部门;金月娥和李完勇代表阵线内的半岛士兵;张秋水负责内部管理和后勤。”

五人中原本没有李完勇,这是马林切事先极力推荐的结果。

格蕾塔坐在卢德侧后方,平静地点头。她将继续担任总参谋长,但不进入五人小组。这个安排既保留了她的影响力,又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在夫妻二人手中。

王得邦凑近卢德耳边:“老卢,你这是自己给自己套缰绳啊?结了婚果然不一样了,有人管着了?”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周围几个人听到。

卢德肘了他一下,却带着笑:“邦子,你这是嫉妒我有人管,还是嫉妒我有人要?”

“我这是担心你以后想偷偷加个餐都没人签字批准!”王得邦夸张地叹气,“到时候可别来找我蹭泡菜。”

会场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

一周后的正式会议上,卢德的提议被顺利通过。新机制开始运转,效率出乎意料地高——集体决策虽然偶尔有争执,但避免了个人盲点,也让各方利益得到了更好平衡。

许是沾了这场婚礼的喜气,整个卢德阵线都浸润在一片温馨祥和的氛围里,连空气都仿佛染上了几分柔软的暖意。

然而,温馨的时光总是短暂。仅仅半年后,2120年9月,半岛基地再次被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氛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