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苦衷

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1402 字 14天前

初听疾营的粮是在主将常斐族弟常俊那买的,唐云、虎、牛三人那就和十年劳改犯刚放出来碰见十年开业大酬宾针对十年劳改犯可以免费玩十天似的,兴奋的都直了,眼珠子发直。

可惜他们高兴的太早了,赵菁承不断强调,这事大帅府知道,大帅知道,全南军将士都知道。

随着赵菁承与马骉的解释,唐云终于听明白怎么回事了。

南军的粮草供应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粮草,不麻烦。

运输,麻烦。

国朝的每一地、每一道、每一座城,都是有官粮粮仓的,这个官粮的粮仓按照要求,必须保持存储多少粮食,在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下开仓放粮,确保百姓有的吃。

粮草运输,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运输的越多,需要的人力越多,人力越多,路上吃的越多,吃的越多,损耗越多。

打个比方,从京城到南关,运十车粮,需要三十人,那么这三十人在路上,可能就的炫三四车的粮食,甚至更多。

历史上还出现过很多奇葩的事,一群人运粮,地方还没到呢,粮吃没了,真事儿。

因此边军的米粮是由朝廷统一调度,但并非统一运送,采取的是就近补粮的方法。

靠近南关的城池,如果收上来的粮超出官粮存储的量,多余的就会送到南关,以此保证南军六大营有充足的后勤供应。

这里又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城池是没办法交给南军足够的米粮的。

前朝中期的时候,朝廷出了政策,既然运粮困难以及各城凑不齐交给南军的粮草,那么灵活一点,没粮,给钱。

意思就是说,给不了南军米粮的各城,可以从税收中扣掉一些,将这个钱直接给南军,南军统一进行购买,购买民间的米粮。

常斐成为疾营主将后,他的族弟也就是常俊,成立了一家常记米铺,规模不大,专门供应疾营的米粮,包括少部分的肉食以及一些绿菜。

这个常记米铺,并非后世下三滥那种定向委培,更像为了这点醋包了这盘饺子。

米铺尽可能的收购一些低价的陈粮,然后以同样的低价,甚至是赔钱卖给疾营。

一个多月前两个月,知道了异族即将叩关,六大营中,唯有疾营的米粮相比之下最为充足,靠的就是常俊的常记米铺。

市场行情是斗米二十文,一贯钱可以购买五担粮,常记米铺卖给疾营按照的是斗米十七文,比市场行情少了三文。

根据马骉所说,宫万钧和其他各营主将,一直希望常记米铺扩大经营做大做强,也好多供应几个大营最好是供应整个南军的米粮,都被常斐拒绝了,理由是他的族弟常俊没这个能力。

能力肯定是具备的,常家兄弟拒绝的真正原因是怕落人口舌,很多时候,你做好事没问题,但是你做了好事让别人成为坏人或者是饭桶的话,后果就很严重。

“大人您看,这就是多年来常记米铺供应疾营米粮的记录。”

赵菁承蹲在书案前,一边翻账目一边解释道:“您定是误会了,旁的事儿下官不知晓,这常记米铺,常将军兄弟二人,供应疾营米粮这事儿,断然没猫腻,下官用人头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