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北京,西城区一家不对外营业的私房菜馆。

最大的包厢“瑞福轩”,低调地摆了五桌。菜是精致的淮扬菜,不显山不露水,但食材都是顶好的。酒是十五年陈的茅台,已提前开瓶醒着,醇香暗浮。

林万骁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夏宁宁一袭正红色龙凤褂裙,并非隆重婚纱,却更显端庄大气。两人站在包厢入口处迎客。

来的没有外人。夏家这边的亲戚,多是体制内或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举止言谈透着分寸感。林万骁这边,只有父母和至亲的两位叔伯,特意从杨家庄接来,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带着拘谨又自豪的笑容。

最重要的客人,并未亲至。

夏父的秘书最先到,快步走到林万骁身边,低声道:“曾书记的秘书刚来电话,书记临时有个紧急会议,实在脱不开身,非常遗憾。一点心意,务必收下。” 说着,递过一个素雅的信封,轻而薄。

林万骁双手接过,神色如常:“感谢曾书记挂念,请转达我的歉意与感谢,工作为重。” 他捏了捏信封,里面是一张卡,附有密码条,金额绝不会出格,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姿态。他知道,曾书记和岳父是好朋友,这面子是岳父的!

紧接着,顾沉舟省长的秘书、省纪委王建华书记的办公室主任,先后抵达,流程几乎一模一样。致歉,转达祝福,奉上礼金。理由都充分得体:省长下去视察灾后重建了,书记在主持重要的案情分析会。

林万骁一一应对,感谢,理解。他心里明镜似的:到了他们这个层级,出席一个年轻处级干部的婚宴,过于扎眼,反而不美。派身边最信任的人送来祝福和礼金,既全了情分,又严守了纪律,尺度拿捏得炉火纯青。这送来的是“心意”,是某种意义上的“认可”,而非简单的金钱。

夏父微微颔首,对林万骁的沉稳应对表示满意。这场婚宴,某种意义上,也是林万骁进入这个圈子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席间氛围温和而克制。大家谈论着天气、养生、偶尔涉及学术前沿或政策动向,也是浅尝辄止。无人饮酒失态,即便是敬酒,也是小酌即止,祝福语简洁而得体。夏宁宁陪着林万骁,逐桌敬酒,落落大方,言笑间大家闺秀的风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