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文章惊雷起,暗流涌动妒火生

第十七章:文章惊雷起,暗流涌动妒火生

危机解除后的“枣香情”加工厂,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虽然多付出了一些成本,但原料供应链保住了,生产得以继续,更重要的是,全厂上下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凝聚力反而更强了。刘茂才看着恢复了轰鸣声的生产车间,对陈临海的态度已然从最初的客套变成了发自内心的信服和感激。

陈临海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督促刘茂才立刻着手制定更严格的原料收购标准和品控流程,同时加快电商店铺的装修和新包装的设计打样。他知道,暂时的胜利只是赢得了喘息之机,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厂子真正焕发生机。

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几乎以厂为家。白天协调生产、跑手续、督促进度,晚上就窝在厂办隔壁的小房间里完善申报材料,常常忙到深夜。那份市报女记者田娇娇带来的小插曲和那瓶矿泉水,早已被抛诸脑后。

然而,一周后的一天上午,这份被他遗忘的“插曲”,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轰然炸响在新枣镇政府的上空。

最先发现的是小赵。他习惯性地在上班前刷一会儿本地的新闻APP,突然,一条加粗的标题映入眼帘:《资本下乡截胡?新枣镇年轻干部紧急救场,特色产业突围显担当!》

作者:田娇娇。

小赵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开。文章详细描述了“枣香情”加工厂如何遭遇外地资本高价截胡原料的危机,重点刻画了镇干部陈临海如何临危不乱、果断决策、多方协调,最终稳住供应链的过程。文章笔触生动,细节丰富(显然田娇娇的录音笔没白开),虽然略带渲染,但基本属实,尤其突出了陈临海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和责任担当。

“陈哥!陈哥!快看!你上新闻了!市报!”小赵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拿着手机就冲到了陈临海工位前。

这一嗓子,瞬间吸引了整个办公室的注意。王姐好奇地凑过来,李伟也从报纸上抬起头,眼神狐疑。

陈临海接过手机,快速浏览着文章,心情复杂。一方面,报道客观正面,对项目和镇里形象是次很好的宣传;另一方面,如此高调,恐怕会将他置于风口浪尖。

果然,李伟踱步过来,拿过手机扫了几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哼道:“哼,真是会宣传自己!一点小事,闹得全市都知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新枣镇就靠他一个人了!年轻人,沉不住气!”

酸溜溜的话语里充满了嫉妒和不快。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风头全被这个新来的小子抢走了。

王姐却很高兴,连连称赞:“写得好!就该让上面看看我们小陈多能干!这可是正面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