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必要的代价

如果魏氏没有资格参与,他们知道得越多,下场必然会越惨。

“我不说,不是在拿乔。你懂吗?”楼令认为还是说清楚最好,免得朋友做不成,相反要成为仇人。

因为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一开始魏颗见楼令丝毫不肯透露,讲实话就是知道不该怪楼令,问题是内心里难免有了怨气。

在魏颗看来,他与楼令相处得并不错,魏氏与楼氏没有解除合作,一些小事都不愿意透露,只能是楼令蔑视麻烦缠身的魏氏了。

等楼令讲明白,一下子让魏颗明白了意思。

话都那样说了,魏颗还能够不明白这一次聚会的级别吗?

只是呢,魏颗缺乏相应的信息,没有基础进行什么判断。

知道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什么大事,对于魏氏来讲就已经完全足够。

魏颗只需要确认一件事情,知道很突兀和为难,还是开口问道:“与我家有关吗?”

没有等楼令回答,说完顿了顿的魏颗祈求似得说道:“无论中军尉回不回答,魏氏都欠中军尉的大人情。”

到现如今,魏氏已经有两次欠下楼氏的人情,再多欠一次,也许对魏氏是更大的好事。

楼令稍微犹豫才说道:“可以跟魏氏有关。”

换而言之,能够与魏氏无关。

魏颗从楼令的回答品味出来,可以参与进去的话,对魏氏会是一件好事。

“多谢!”魏颗站起来慎重行礼,保持弯腰行礼的姿势一小会,重新站好再行一礼,随后转身快步离去。

全程在场的楼武硬是没有看懂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魏颗离开之后,楼武问道:“父亲,他怎么急匆匆来,又一脸慌忙地离去?”

楼令:“……”

自家儿子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可是这个锅要楼令自己来背。

楼武从小到大的培养过程倾向于武力,其它方面涉及不深。

明知道儿子资质和性格的楼令没有去加强或校正,难道不是应该背负最大的责任吗?

还是那一句话,楼令知道对不起楼武,只是仍旧不会感到后悔。

当肩上背负的东西足够多之后,数百、数千、十万或以上的人靠自己吃饭或保证安全,不可避免就要决定去牺牲谁,完全没有可能让所有人都过得幸福或没有遗憾。

只是……,说虚伪什么都好,楼令看到楼武那样子,心里仍然会感到难过。

难过却不代表楼令会进行什么改变或补救,一切只因为他肩负太多。

“作为我的儿子,他注定会失去一些,换取得到更多。”楼令一直都知道等楼武成为小宗之主,该分去什么样的族人和家臣。

距离夜幕降临还有一段时间。

重新回到营地的楼令,时不时招待过来致意或问候的人。

其实,楼令也需要在得知谁来了,前往进行拜访。

有那么一个改变,这个改变就是随着楼令地位一再变高,需要他主动去拜访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来拜访的人却是变得越来越多。

“中军将到了?”楼令在接待解狐的时候,得到了消息。他看着解狐问道:“一块前去迎接?”

这个解狐是谁?他就是祁奚推荐谁来接任晋国的中军尉,发生“举贤不避亲仇”的那个“仇”。

解狐当然没有意见。

两个人说是要一起去迎接,解狐还是需要先回自家的营地一趟,不是要带上儿子,只是换一身衣服。

解狐有妻子和媵,只是并没有儿女。

既然有妻子和媵却是没有儿女,只能是解狐自己的问题,才导致没有后代。

之前,楼令与解狐聊的事情不涉及晋君寿曼,过程中解狐大量提到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有一点,解狐只是下大夫爵,最大的官职就是担任过某地的邑宰,没有在中枢任职的履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是因为解狐没有在中枢任职,他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示国家的未来很值得担忧;换作解狐在中枢担任职位,起码要是一个军团的军尉,其余职位发出那种忧虑会变成“位不配德”了。

说白了,身份地位不足够,怎么说或怎么做,起到的影响会很有限;身份足够高之后,才有那个权柄发现问题又去解决问题;身份不上不下却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提出问题又无法去解决,偏偏要强行展示自己的存在感,也许该问问是何居心了?

需要说明的是,解狐没有后代,他的性格耿直,平时显得很公正。

这样子的解狐,他对楼令提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极可能没有什么坏心思。

楼令与解狐重新会合,途中还遇到了智氏的家臣斗倾以及郤氏的家臣郑丘缓。

看样子,刚才斗倾与郑丘缓是之前待在一块,得知栾书到了一块赶去迎接?

两个家族的家臣私下聚会?这样的事情在平时是一种忌讳。

考虑到郤氏和旬氏近来的接触很频繁,不是所有事情要需要大宗之主或小宗之主出面,两个家族肯定要将一些事情交给自己的家臣去办。

“只要有心,从几个家族的家臣会面频繁,一下子就能够发现异常了。”楼令心里吐槽。

当前……,乃至于是长久的以后,好些人真的就是不知道保密为何物。

要说在保密上哪一个最为离谱?那一定是将《武经总要》发得满世界都是的北宋。

这本《武经总要》涉及到的军事相关异常全面,在外它就是“攻宋指南”的地位,在内则是“造反指导”的书籍。

这么一本书,国内外想得到都非常容易。

封建时代干出这种事情,它难道还不够离谱吗?

啊?发生在北宋,那没事了。

毕竟,北宋发生什么离谱的事情,读书人会有无数字眼进行粉饰,大不了就让两个皇帝去北面放羊和生孩子,皇帝的女人和女儿弄牵羊之礼,逃到南方接着奏乐接着舞,南宋亡了读书人继续有官做。

为什么说明朝倒霉?不止是碰上了小冰河的气候,天灾还能人力去抗争,出官员的读书人是两宋加上元朝的思想和做派,注定整个朝代都是皇帝与读书人的抗争史,一代皇帝被忽悠瘸了就将进入亡国倒计时。

“幸好当前的人基本是‘瞎子’啊!”楼令真的万分庆幸这一点。

也不能说当前的人是眼瞎耳聋,其实是碍于很多潜规则,不敢也不会刻意去关注其他家族在干什么。

窥视又被得知,矛盾必然发生,严重就召集私军兵戎相见。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总是要让所有人悠着点。

而楼令是个后世来的灵魂,尽管快活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春秋人,某些行为或是认知,很难免还保留着现代人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