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 隐士名利,名号之称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787 字 2个月前

和斐潜之处休闲氛围,并潜藏着柴刀气息不同,庞统这里倒是忙得不可开交。

几乎等同于斐潜的人事部长,庞统要在新年之前,将所有替代那些被撸下来的官吏列出来,然后上交给斐潜,进行最后裁定。

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事情,因为被撸掉的官员,大概有三成左右,而每一个替补的官吏,都不仅需要考虑是否合适,还需要同时考虑替补的这些人本身的又有谁来替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庞统摸着自己的下巴,然后看着桌案之上的一堆文书,『来人!再煮些浓茶来!』不行,要加快些速度,这样下去,说不得就赶不上看大傩了!

『再去备些蜡烛灯油!』庞统一边喝着浓茶提神,一边吩咐道,『还有,将右扶风的文书也一并拿来……此外,子瑜回来了没有?派个人去看看,如果回来了叫他赶快来!』

阚泽么,计算能力比较强,就留给荀攸了,诸葛瑾么,就拖过来帮忙。毕竟荀攸那边也是要统计一年下来各郡上计情况,数字报表也是一堆堆的,也是一样忙得够呛。

不过这样的忙碌,庞统觉得很充实,也很欣喜。

大规模的核查严办,摘掉了许多官吏的帽子之后,原本预料可能会出现的大规模的反对潮并没有出现,一些细微的声音,很快就被即将新上任的这些官吏给压了下来。一方面是这些官吏被摘掉帽子的原因很清晰明确,辩无可辩,另外一方面是这些官吏腾出来的位置,斐潜也没有全数都要抓在手中,因此排排队分果果,大家都可以分润一些,意见么,暂时也就被压制下去了……

当然,或许这些人还准备着等到先将这些果果拿到手,再来叽叽歪歪争取更多的好处,只不过到那个时候,怕是晚了……

庞统呵呵笑了两声,想着等到那个时候,再来看这些人的脸色一定很有趣,可是下一刻,目光又落在了左近成堆的文书上,刚刚露出的笑容便是又凝固了起来,『子瑜还没有到么?再去催一下!』

在一旁协助的小吏连忙应答着,然后转身急急向外,走到了回廊拐角处却差一点和另外一名奔来报信的人撞到了一处。两个人都是吓了一跳,然后相互瞪了一眼,便又是各自分头而行。

『何事?』庞统听到了些动静,但是并没有抬头,直接问道。

『启禀令君,河内消息……』

『哦?』庞统放下了笔,『拿过来!』

庞统拆开了信件,上下几眼扫了过去,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然后抓耳挠腮了一阵,实在忍不住,站起身来,交代了一声,便匆匆往骠骑将军府而去。

到了斐潜之处,庞统将新收到的消息递给斐潜查看,另外也端起茶杯来缓缓啜饮,算给自己放松一下。

斐潜看了信件之后,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卧冰求鲤,哈哈,好一个卧冰求鲤……』

信件之中,大体上讲的就是曹操考正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包括冀州士族的反击以及曹操后续的举动,当然,最为典型的,便是王祥同学的卧冰求鲤。

其实么,王祥同学的那些吹嘘的内容,大多数汉代人,甚至到了晋代的时候依旧是作为『小说』类型的故事来看的,并不当真。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是以此博取名声罢了,就像是刘邦说他斩了什么什么龙蛇,但是实际上可能就是刘邦喝醉了,被草丛里面的一条小蛇吓了一跳而已。

偏偏冀州士族子弟就较真了,哄得王祥下不了台,当然,这些人也并非和王祥有仇,而是针对于曹操在冀州邺城推行的考正制度而已。

『此乃隐士之弊也……』斐潜笑着,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有汉以来,隐者得其名,亦可凭此得利,故而效仿者何其众也……』

归隐与隐士,作为华夏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与客观事实,长期存在,但是在汉代,这种社会现象却十分的显着,甚至有专门为隐逸者做传的《后汉书·逸民列传》,在修编的《汉书》之中,也有大量的大量关于隐士的传记部分,动不动就表述说,『举孝廉,贤良方正,特征皆以疾辞』,『隐身遁命,远浮海滨』,『隐居精学,博贯《五经》,兼明图纬』等等,甚至多有夸赞之言,表示这些人『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

这一片的所谓『隐士』之中,有一些确实是因为看到了朝政腐朽,不愿意与之为伍的真性情派,但是也有假借『悠然见南山』之名,实际上『此中有真意』。

因为这些『隐士』,绝大部分都是儒家出身。而在华夏各家之中,儒家是最讲究经世致用、干预社会,以入世求仕而着称的,甚至作为其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相比较而言,黄老等学派就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了,还有一些经典的『吾将曳尾于涂中』之语。

庞统微微点头,说道:『若以忠义之流,耻见缨绋,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者,自免于仕途,当为称颂其节,此乃隐士第一。又有战乱而避,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者,盖去危以图其安,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此亦为隐士者二。以上之辈,皆为可也,亦无可指摘。』

最早的隐士,大概都是这两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