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温吞水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210 字 2个月前

当然动力是世家士族来提供的,方向就要由斐潜来说了算。

因此,这个事情,还需要放一放,发酵一下再说。

荀谌点头应下,然后若有所思的看了斐潜一眼,旋即默默的将王凌的建言放到了一边……

“对了……”斐潜忽然又抬起头来说道,“……让人去请一下匈奴单于於夫罗,听说这段时间他去了桢林是吧……这个事情既然有人反对了,某这里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这个於夫罗怎么也要表示表示一下吧……”

“……”荀谌瞪大眼,愣了一下,旋即点头应下。

………………………………

“……征西将军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点啊……胡人么,多少教一点礼仪便是了,懂得应对也就罢了,何必如此认真……”

“……谁说不是呢?这胡人有什么好教的,教来教去还不是一股腥膻的味,就算是隔着一两里都能闻得到!你说说,这样的胡人就算是教,又能教到什么好的?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教些自家的汉人才是……”

“……听闻有人给征西将军谏言了,说是应该更重视汉人而不应如此偏袒胡人……但是没了下文……现在这也不知道是征西将军没看到呢,还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于胡人和汉人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平阳城内的人员津津乐道的新鲜话题。

从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对于这个胡人教化将信将疑,到现在抱怨胡人和汉人待遇不平等的,许多人不知不觉当中,眼睁睁盯着,强盗汉人也是要享受这样同等的,甚至要更好的待遇的时候,却忘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原先是什么都没有的……

知识,原来是密不外传的。

虽然孔子开创了教授的先例,也因为这一件事情成为了后世许许多多儒家学子歌功颂德的伟大功绩,但是在汉代,许多知识还是从上古先秦时期就保存在世家士族的手中,一代代的传授下来,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下汉代对于知识方面的守护,其实也不能说是世家士族的不是。毕竟这些知识,是从周朝的时候就开始,是古贵族和士大夫他们一点一点的辛辛苦苦的积累起来,作为整个家族的基业,想方设法千辛万苦的传承下来。如果不是这些世家士族,华夏有可能就会像现在的胡人一样,没能够积累多少文明下来。

小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世家士族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原本周王朝的那一套模式已经完全跟不上了时代的变化,因此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开创『性』的将全国分割成为郡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封建体系架构。

虽然秦末汉初很多古贵族表示郡县制度简直不能忍,然后推翻了秦朝,但没想到的是刘邦这个家伙,也不知道是懒惰还是真心觉得郡县制度不错,居然就这样沿用下来,直至如今。郡县制度,再增加了区域集权『政府』的掌控之后,明显是更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和发展,所以汉代才能在秦朝的基础之上,持续了三四百年。

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人口的增多,经贸的发展,曾经一度是整个社会的领头人的世家和士族,却在不知不觉阻碍着整个社会的前行。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的普及。

社会要发展,那么相对的分工协作便会更多,需要更多的人员至少要懂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教育制度的需求就越高,但是因为世家士族对于知识的相对壁垒,导致普通的民众无法接触到一些最为基础的知识。

再加上因为从汉代的儒家天人感应的理论提出,虽然加强了皇权,但是也同样导致皇帝进一步的神秘化,拉大了普通百姓的距离。后世的皇帝为了保持这样的神秘感和距离感,甚至不惜采用各种愚民的政策,进一步导致民众获取知识的难度。

幸运的是,现在还只是汉代,儒家还没有发展到那么强大。对于学宫,甚至是像斐潜这样以教化胡人为名头,开办学屋的行为,还没有意识到这将对未来有怎样的一个变化……